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学校公示>>文章内容
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享受阅读,相伴成长 
发布时间:2016-08-13   点击:63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储薇薇

随着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校园中已经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阅读享爱,相伴成长”也已成为全体师生、家长的共识。今后学校将大力开展有意义的读书活动,进而使校园中弥漫浓浓的书香。

学校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童诗创编、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读书中愉悦身心、提升修养、拓展人生,在童年打下精神的底子。因办校时间短,校图书馆图书已可供学生借阅,但一楼宽敞的图书阅览室还未正式启用。期待看到孩子们在那里静心阅读的身影。

一、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首要前提。要利用好图书室,首先就要让学生们对图书室感兴趣,对阅读图书感兴趣。

1.幽雅的环境、整洁的卫生、合理的布局、和谐的色彩,充足的灯光更能激起读书欲望。

2.热情周到的服务。由于我校学生年龄小,老师和管理员对于学生们的问题、要求能做到百问不烦、百拿不厌。

3.开放式的图书管理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4.丰富的藏书,尤其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二、指导学生的读书行为

1.树立正确的“审书观”。对学生们的读书行为和倾向做出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使学生真正在书籍中感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

2.教会学生正确利用图书室、班级图书角。

3.指导学生科学读书,教会学生科学读书的方法。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有计划的阅读指导。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图书借阅制度,文明借阅、静心阅读。

三、明确师生阅读时间

在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外阅读习惯之前,我们得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让孩子们有时间接触书籍,努力营造一种阅读氛围,带动更多的孩子自觉投入到阅读中来。除了每日常规的诵读、默读、亲子读书,每星期阅读课可根据内容选择在教室或阅览室开展活动。安排学生每两周到图书馆借书阅览一次,每周向班级图书角借书一至二次,教师每学期向学生提供不少于5本的必读书目。班级设立图书管理员,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学生中做到,每天每个学生书包里都有一本书。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学生读书活动

(1)开展读书主题班会。

(2)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指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广泛阅读计划。

(3)根据年段,每位学生有专一的阅读存折、阅读笔记或读书剪报,每月在班级传阅评比。

(4)周末、十一、寒暑假等长假期间,鼓励学生在家看学校推荐的书,写读书体会。

(5)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书签制作、朗诵比赛、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国旗下的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小报评比等等。

  2.教师读书活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教育名著、原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1)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学校图书室每学期购买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阅览室的藏书,全体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读完两本,小组开展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

(3)定时开放校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4)写一些教育教学随笔,促使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生活感悟、学生成长进行反思。

3.家庭亲子共读

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支持者。家长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认为课外阅读就是看闲书。家长还要以身作则,不沉迷于手机,主动带领孩子一起读课外书籍,并给孩子讲解,培养孩子的读课外书的兴趣。

(1)要求学生主动相邀家长共读完整的一本书,谈谈各自的感想。

(2)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以文章形式完成一份亲子共读的感想和体会,内容既可以有父母的感想,也可以有孩子的感想和体会,每月刊登在校报上。

(3)向家长介绍积极健康的适合小学生的书籍。

并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成立年段家长委员会,使其成为我校书香文化活动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和直接参与者、建设者,并将读书活动校园推向家庭、社区。

“爱读书、读好书、用好书”,利用好校园文化、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室,真正帮助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