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是第七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把几个物体分为两部分,或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孩子们在练习中、活动中、游戏中记住分与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本课是学生认识分与合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思想,能有序地记忆2-5的分与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表述。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讲解,利用迁移能力探索学习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其实有近一半的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数的分与合,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分与合的数学思想,缺少的只是引导和整理。此外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个别孩子学的很吃力,数感不强。
为此本课在进行2—5的分与合教学时,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将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能从3、4、5各数的一种方法推想出另外一种方法,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从总体上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但是,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对此节课的反思。一方面是孩子未能很好的掌握理解有序分的思想,在用3个花片分两份时孩子感觉很轻松,但是到了自己用5个花片自己分一分,说一说的环节时,很多孩子不能找全5的所有分法,很容易发生重复遗漏的现象,这说明孩子没有形成有序的意识,不能按照有序的方法去进行分组。另一方面我利用的是镜面对称的方法让孩子感受成对的思想,我是让孩子观察屏幕上老师的手影,希望通过这一“小魔术”让孩子看到一组分成就能马上联想到相反的那一组,但是我忽视了孩子在跟着我做时存在的实际困难,孩子手指不能灵活的进行分与合,我应该将其改成每个孩子都能完成的拍手操,既方便操作,又朗朗上口。按一定顺序排列,本来教学要求上没有这一项的,但为了便于以后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讲,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怎样按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好,没有讲够,讲透。部分学生能发现1、2、3、4的规律,但不是全部,这有待做深入讲。
在想想做做第四题的处理中,由于时间的原因,显得比较仓促。发现规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应该给学生留足观察思考的时间,在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错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