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这是一首扬州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柳叶子青”而得名。这首小调歌词不固定,常填入诙谐,风趣,欢快的词句,本曲通过对党的赞颂表现了当地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愉快心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歌曲的后半部分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造成一种诙谐的情趣,增强了扬州民歌的风格。
教学中我从欣赏《杨柳叶子青》的两种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民歌在音乐表现上的不同特点;了解民歌的内容,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民歌风格及民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再创造、传承民歌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江苏民歌的兴趣。
新歌的学习体现“以生为本”,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教师适当指导、点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小组学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解决了学习过程中乐句的难点;注重音乐知识、技能、情感三者相结合,分层学习,让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普通话学会演唱民歌后再引导学生用一领众和、用当地方言唱民歌、用声势律动表现歌曲等形式,培养学生多种方式感悟、表现音乐的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趣味,也学有所悟。
一堂好的课是要经过不断的修改与磨合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课,只有相对完美的课。我的目标,就是让我的每节课都能少点遗憾,多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