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充电”赋能,假日的另一种精彩
发布时间:2023-02-13   点击:237   来源:原创   作者:许佳佳

  花有阳光兮,美娇艳;

  鱼有流水兮,戏水欢;

  渠有活源兮,清如许;

  心如良苗兮,得养长;

  人若学习兮,耳目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任务,中国教育学会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2月12日,香槟湖小学全体数学教师积极参与此次线上学习活动。

  本次线上学习,老师们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分论坛,进行自主学习。对于香槟湖小学的数学老师们来说,这次学习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是一次教学研讨的培训。

  虽然培训在线上进行,但是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仔细聆听,细致记录,深入思考,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反思中不断超越。

  陈烨老师:张齐华老师通过《沉默的数据》一课来阐述创新意识对发展儿童数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老师告诉我们,“学贵有疑”,质疑是思维动力的源泉,是创新的敲门砖,“看得见”的不一定可信,感觉往往会误导我们的认知,因为我们的感觉带有很多主观经验、思维定势,所以张老师注重从情境出发的数学教育,时时刻刻渗透教学的生活化,这样才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特性,用质疑的眼光、创新的意识看待数学、尊重数学。

  殷巧娟老师:今天听了马云鹏教授关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报告,感受颇深。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落实在每天的日常课中。作为一线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意识真的很重要。在课堂中,经常会遇到当学生的答案跟老师的不一样,我们的常规做法如下:“坐下,听别人怎么说”或者“你想明白再说”等等一些看似很平常的话,但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很不利。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表达:“说说你的理由”或者“你同意这个想法,为什么?”,认真倾听学生理由,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得到保护。

  欧阳莉老师:大题量、反复的训练导致学生只会解题,不会思考问题的现象逐渐突出,为了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综合领域是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载体。为了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个人的生活体验创设真实情境,唤醒问题,并提供开放的空间和时间,引发学生广泛参与和深度交流,设计与实施开放性评价,鼓励学生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想创造、敢创造、会创造和爱创造。

  石梦媛老师: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几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匪浅,对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钱飞红老师:听完张齐华老师的分享的,感触很深。张老师用“幸存者偏差”、二战飞机加固的故事开篇,引出“沉默的数据”,用最真实的生活事件“零差评”、“一票难求”、“上学无用”让学生展开讨论,过程中孩子们是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大数据时代中的各种信息,这也要求老师们能审视自己的教学:如何把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让我们深刻地体悟到:课堂要引发真实的冲突、让学生解决真问题、引导学生真反思。

  臧亚丽老师:张洋老师分享的《小纸杯,大学问》主题活动,对于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培养有很好的指引性。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又具备探究价值的真实问题。进而经历“生成主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设计方案(猜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活动实施(充满挑战性的过程有很多惊喜,在实践中检验)——成果分享(学生主动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创新意识拔节生长)——活动总结(方案的修正,活动实施的完善,分享方式的甄选,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新)”流程,这样的主题活动,在求真求实求效中最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本次学术年会的分享使全体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一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示范和指导,期待教师们能够反哺课堂实践,绽放课堂出彩之花。

  撰稿:臧亚丽      摄影:各备课组      审核:缪玲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